仁美由來
民國82年於中台灣設立診所,秉持著”里仁為美 敦親睦鄰”的理念,真心關懷病人。由於院長具有中醫與西醫雙執照,又是學院派出身,所以仁美的宗旨是朝著中西醫結合為原則,衡量目前台灣的兩大醫學(即中醫與西醫),以病人的需要為依歸,選擇一種或搭配兩種醫學,給予病人最完美的醫療和正確的觀念!

如何利用中醫中藥來減輕類風濕性關節炎對身體的傷害。
   類風濕性關節炎,是一種以關節病變為主的慢性全身性自體免疫和變態反應性疾病。凡是構成關節的各種組織,如滑膜、軟骨、韌帶、肌腱和其他相連的骨骼都有病變。中醫稱此病為「歷節風」、「骨痺」、「頑痺」等。在病因方面中醫認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由於風、濕、熱等邪氣侵入人體,流注經絡,使經脈凝滯、血流不暢,蘊於骨節之中。在臟腑方面,中醫認為骨為腎(非西醫所謂的腎臟)所主管,筋為肝(非西醫所謂的肝臟)所主管,腎虛則骨失所養,肝虛則不能濡養筋脈,當病邪纏綿不去,久則漸漸導致氣血不暢,使得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更加複雜。從中、西醫發病的機制中,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:西醫所說的自體免疫和變態反應性改變對身體所產生的損害,與中醫的風、濕、熱等邪氣侵入經絡,犯腎侵骨損肝傷筋的解釋具有一致性。假如我們能瞭解病人目前的狀況與使用西藥的情形,更在中醫袪風、除濕、清熱的同時,又輔以培補肝腎和壯筋骨之品,當能更有效地消除身體不正常的免疫和變態反應。

renm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乳癌是婦女常見的癌症之一,僅次於子宮頸癌,佔居女性癌症的第二位。許多婦女也因為乳房上有腫塊,擔心是乳癌而來求診。由於醫藥知識愈來愈進步,婦女對自己乳房毛病也特別小心、注意,因此較早發現乳癌又加上治療上的進步使得預後愈來愈好,儘管如此,婦女對乳房腫塊應及早發現,及早就醫以求好的治療結果。
    婦女應於每個月生理期後一星期左右(停經的婦女就選擇固定一天),做乳房自我檢測。自我檢測時應解開上衣和內衣,面對鏡子查看兩側乳房是否對稱有無腫塊,皮膚是否有凹陷,乳頭有無滲出物和濕疹,然後用手詳細觸摸自己的乳房,若有異常最好即刻找有經驗的醫師檢查,必要時再做乳房超音波、乳房X光攝影、針抽細胞學檢查,甚至切片檢查。縱使發現乳房有異常,也不必驚慌。事實上,大部分的乳房腫塊都是良性的,但卻不能掉以輕心。醫師觸診,加上必要的檢查,幾乎都能得到正確的診斷。乳癌常見於4、50歲的婦女,但偶見於二十幾歲的年輕婦女和九十幾歲的婦女,因此,任何年齡的婦女乳房有腫塊皆應有戒心。

renm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婦女經歷更年期是個複雜獨特的經驗,就生理層面而言,由於生理機能的轉變引起熱潮紅、停經、體態改變等變化,再加上面臨心理及身分角色的轉變,往往直接或間接造成婦女及其家人不小的心理壓力,甚至引起更多得心理及情緒困擾。這些在婦女心理層面的困擾是廣泛多樣的,包括:焦慮、不明的恐懼、抑鬱、難以成眠、精神難於集中、記憶力減退、容易疲倦、多疑等。隨著子女成長或獨立,婦女的照顧者角色漸漸減弱,這也是個人發展過程中的「空巢期」,很容易令婦女對自己的能力及價值產生疑問。
因此,婦女朋友應該認識到更年期的影響是「身體、心理、社會角色」互相關聯的。更年期不是一種疾病,他是生命中的一個階段,是自然的生理、心理及生活模式的轉變。所以我們從積極的意義來看,婦女進入更年期是揭開人生歷史新的一章,因為無論從身體,個人心理及社會角色中,婦女都可以重新認識自己,針對性別角色及生活模式,進行個人得調適計畫,這也許就是一個新生活的契機。

renm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鼻咽癌是中國人的「特產」,外國人是很少生這種病的,就耳鼻喉科的範圍裏,它更是佔所有癌症的第一位,因此對於鼻咽癌,我們不得不小心提防。
根據流行病學專家以及行政院衛生署的統計,台灣地區每十萬人口的鼻咽癌罹患率,在男性為七人,女性則平均是三.五人,由此可知男性的罹患率要較女性為高,至於發病的年齡,可以從幾個月大到八、九十歲,以前認為以四十歲至四十九歲的年齡群最容易罹患,不過從門診就診病人的年齡來看,似乎有年輕化的趨勢,三十幾歲就罹患鼻咽癌的病人比比皆是,因此,年輕人切勿以為癌症與我何干而掉以輕心!

renm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很多女病人,因為頭昏、月經量少,而求診於中醫,看完病後,中醫師會告訴她們患有「血虛」或「欠血」(台語),要她們於月經結束後,稍微吃一點四物湯補補血,做為輔助治療。當這些患者,下次來看我的門診時,她們便會直接了當的告訴我,上一個醫師說她患有「貧血」,於是乎中醫的「血虛」,便被病人理所當然的轉述成西醫的「貧血」!?
    到底西醫的「貧血」,和中醫的「欠血」(即血虛),這兩個說法有不一樣嗎?

renm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民眾對中醫的「脾」所代表的意義恐怕並不陌生,因為舉凡小兒的食慾不振、面黃肌瘦、長期腹瀉等症狀,家長們都會要求中醫師,開一點「開脾」(台語)的中藥。由此可知,中醫的「脾」與消化功能關係密切。
    中醫的「脾」與西醫的「脾臟」,定義上可是不大相同的喲!西醫的「脾臟」,即「SPLEEN」,它能抓住循環中衰老的紅血球,再加以破壞清除,另外,脾臟也是人體的一個備用的造血工廠。

renm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這也是中醫、西醫與病人三者之間,僅次於「肝」最容易引起爭執的一個問題。最常見到的情形是病人去看中醫,經過望、聞、問、切之後,中醫師說是「腎」不好或是「腎虧」,於是緊張兮兮的病人,立刻跑到檢驗所或西醫的醫院抽血和檢查小便,甚至連腎臟的超音波、X光都做了,結果「腎臟」一切正常,使得西醫覺得中醫莫名其妙,而中醫也覺得患者渾身不舒服,「腎虛」這麼明顯,西醫居然看不出所以然來?還告訴病人一切正常,真是匪夷所思!原因到底出在那裡呢?
   原來中醫的「腎」與西醫的「腎臟」,定義上大不相同。西醫的「腎」,指的是泌尿系統的「腎臟」,中醫的「腎」範圍要比與西醫的「腎臟」大得多,因此中醫師會跟病人解釋是「腎」有問題,不是「腎臟」有問題。中醫的「腎」功能有那些呢?中醫的「腎」如果有毛病,會出現什麼樣的症狀呢?

renm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 這是中醫、西醫與病人三者之間,最容易引起爭執的一個問題。最常見到的情形是病人去看中醫,經過望、聞、問、切之後,中醫師說是「肝」不好,於是緊張兮兮的病人,立刻跑到檢驗所或西醫的醫院抽血檢查,甚至連肝臟的超音波都做了,結果「肝臟」一切正常,使得西醫覺得中醫「莫名其妙」!病人雖然覺得中醫「莫名其妙」,但是所吃的中藥卻又確實改善身體上諸多不適的症狀。這些身體上的不適,有時甚至是西醫檢查不出來,或是不知道怎麼診斷的疾病,為什麼吃中藥反而有效,原因到底出在那裡呢?
   原來中醫的「肝」與西醫的「肝」,定義上大不相同。西醫的「肝」,指的是消化系統的「肝臟」,而中醫的
「肝」指的到底又是什麼東西呢?

renm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院長簡介

renm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)補藥的劑量

    補藥的劑量因人而異,而且該服多久?在什麼時間服用?都有其特殊性,應該遵照中醫師的指示服用,切莫過量服用,這樣會吃出問題的。例如人參的功效很多,可治療脾氣虛的腹瀉,中氣下陷的內臟脫垂、子宮下垂,肺氣虛的咳嗽、氣喘,也可治療糖尿病、神經衰弱、貧血,甚至可用於急症休克等。

如果長期大量服用,會導致失眠、抑鬱、煩躁、頭痛、心悸、血壓升高、性機能減退等,合稱「濫用人參綜合症」。所以服用中藥,即使是補藥也不例外,絕對要請教中醫師,切莫擅自服用。

renm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