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身體虛弱希望調養身體,經中醫師診斷之後告訴您『氣血不足』哦!『氣血不足』到底是什麼?這是很多病人心中的疑問,在中醫學來說也是一個很大的題目,今天的重點倒是放在氣不足,也就是『氣虛症候群』。
   「氣虛」不是單指「疲倦」而已,他是一組症候群,也就是很多相關症狀的綜合體,可以表現為全身或某一臟腑機能衰退的現象,臨床以少氣懶言、語聲低微、疲倦乏力、自汗、活動勞累時諸症加劇、舌淡、脈虛無力等為主要症狀。造成氣虛的原因很多,如久病、重病、或勞累過度而使元氣損耗,或因先天不足,後天飲食失調,營養缺乏而使元氣生成匱乏,以及由於年老體弱,精氣不足等因素,均可導致氣虛。
氣虛症候群只是一個概略性的診斷名詞,臨床上還可以再細分為:
一般氣虛:主要症狀有全身疲乏無力、精神不濟、懶得說話、講話有氣無力、自汗(在不熱的環境裡,白天坐著不動也會不斷冒虛汗)、懶得活動、舌質淡胖嫩、脈虛弱無力。
肺氣虛:主要症狀中以呼吸短促,沒力氣說話,講話聲音不宏亮等較為突出,併有慢性咳嗽、咳痰、容易感冒,某些型的鼻子過敏、氣喘等症。
心氣虛:主要症狀中以心悸怔忡(正常人於休息狀態不會察覺自己的心跳,但這類的病人連在休息狀態中,都會覺得自己的心臟像是做了很劇烈的運動,快要跳出胸口無法平靜下來)、氣短等症為主,併有脈結代(把脈時心跳不規則),或遲或數,但虛軟無力、心神不寧等症。
脾胃氣虛:主要症狀中以面色痿黃、精神疲憊、四肢倦怠、食慾減退等症為主,併多伴有脘腹賬悶、消化不良、大便像鴨糞般及中氣下陷脫肛、尿液頻數等症。
腎氣虛:主要症狀中以面色蒼白或灰滯、頭暈目眩、耳鳴耳聾、併有腰膝酸軟、小便清長、尿有餘瀝或失禁、遺尿或小便解不出來、性機能減退等症。
   有些嚴重的病人會發生數個臟腑同時氣虛的情形,像是心脾氣虛、脾腎氣虛等。「氣虛」繼續嚴重下去,會變成「氣下陷」。「氣下陷」簡單來說,不僅氣不足,還合併臟腑升舉無力的現象,這些症狀常常表現在某些器官的下垂,像是胃下垂、子宮下垂、膀胱下垂、腎下垂,亦即維繫這些器官的韌帶鬆弛無力。
   中國醫學強調「邪之所湊,其氣必虛」,也就是說當人開始有外邪侵入的時候,主要原因是自己的正氣不足,就像同一辦公室的朋友,會生病的老是那幾個人。因此想要保有健康的身體,最好先照顧自己的「氣」,免得「氣虛症候群」選上您。

作者:陳維苓 中西醫師     現任:仁美中醫診所院長      
院址:台中市文心路三段138-20號3樓   電話:04-23138067

※本文章內容智慧財產權,屬於陳維苓醫師,請整篇完整轉載。
※對於本文章內容如有任何疑問,歡迎來電洽詢陳維苓醫師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enm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